暮色中的上海展覽中心噴水池廣場,書香與煙火氣奇妙交融。噴水池邊,人們或站或坐,享受著書展間隙的片刻放松。不遠處的孩子們在游戲區歡笑奔跑“余華文學小賣部”的復古燈箱下,年輕人正捧著《活著》復刻手稿沉浸閱讀,書香與煙火氣在此奇妙交融——這便是2025上海書展首創的“閱界夜市”,一個打破傳統書展時空邊界的新物種。

一、空間重構:雙主場的差異化布局

1.jpg

上海書展創新采用“雙主場 +X+N”模式。上海展覽中心的中國出版集團展區以“金書玉匣”為設計理念,序館中的“舊書新知”全國邀請展匯聚了八省市古籍書店珍本。上海書城福州路店則打造了“書展一日游”主題線路,還設有大師書房,并開展相關活動。這種空間重構并非簡單分流,而是構建了殿堂性與煙火氣的互文,覆蓋了多元人群。

二、時間延展:夏夜書市的創新運營

2.jpg

上海書展打造了5000平方米的“閱界夜市”,設置71個攤位與7輛花車。夜市運營至22:00(周末延至22:30),創造了獨特的“文化消費時空折疊”。40家文創攤位展示多元創意,流動書房內,《活著》被包裝成“芥末薯片”概念文創。夜市還通過與其他商圈的聯動,將書香消費延伸至餐飲購物,讓書展從“七日節慶”升級為“城市常態”。

三、產業聯動:從IP裂變到數智革命的深度激活

3.jpg

書展中央大廳內,少年兒童出版社的《三毛流浪記》漫畫形象被轉化為扇畫工坊素材。出版與影視的基因重組在徐匯分會場達到高潮,徐家匯書院以四部經典電影串聯空間。數字出版領域變革突出:上海古籍出版社上線“文淵閣四庫全書AI+版”,少年兒童出版社的“十萬個為什么智能平臺”開啟商業化試運行,譯文出版社推出“AI 陪讀智能體”。這些舉措推動了文化產業鏈的深度激活。

四、跨界融合:書香消費的生態閉環構建

4.jpg

書展首發的《閱讀生活手冊》整合夜市地圖、商圈優惠、博物館聯票,將書展門票升級為城市消費密鑰。文旅商體展深度融合:美羅城餐飲店憑手冊享折扣,東方商廈推出書香主題消費滿贈;徐匯區打造“閱讀 + 劇院”場景;靜安區串聯文化地標,形成“書香之旅”黃金線路。這種跨界實現了出版業與商業體的雙向賦能。

2025 上海書展以“雙主場 + 夜市 + 數字”的三維創新模型,為全球文化會展提供了新范式,在AI解構知識的時代,證明了紙質書的溫度等是人類不可替代的精神剛需。